注意事项:
(一)社保材料:
1、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,断缴、补缴都视为中断社保。
2、社保材料要与工作经历相互对应(制作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)
3、必须要单位缴纳的单位社保,个人缴纳的社保不能做为职称评审;
(二)继续教育材料
继续教育近5年成绩证书,每年累计不少于90个学时,其中专业课不少于60学时,公需课不少于30学时。
(三)论文材料:
1、专业论文1篇,需发表在带CN或ISSN刊号的正规期刊上。
2、查重率不要超过30%,论文发表后可在知网、万方、龙源、维普等主流数据库检索。
(四)业绩材料:
1、3-5个已竣工项目,在项目中起到参与作用;
2、职称业绩材料由三部分组成:合同、过程资料、竣工,用作不同证明材料;
3、合同证明:证明业绩的真实性,代表这个业绩是真实存在的;
4、过程资料:证明申报人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凭证,根据申报专业提交材料不同;
5、竣工证明:体现业绩的完成性,证明业绩是已经完成的状态;
(五)助理职称或二建证书:
1、2023年起,根据人社部门的要求,职称评审将实行逐级评审;
2、二建证书就和助理工程师属同等效力,均可用于中级职称申报;
3、两个都有可以都放入材料中。
中级工程师是工程系列职称的中级职称称呼。初、中、高级职称分别对应的称呼是初期(含员级和助级)、中级(工程师)、高级(含副高和正高)。中级职称简称"工程师"。一般由各级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机构评审认定。
俗话说: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大家都在争着抢着考中职、评中职,说明中级职称确实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从「钱途」的角度看,中级职称可以让我们拿到更多的津贴补贴、退休金。
从「前途」的角度看,有了中级职称,别人会觉得我们在某个领域,具备较高的知识、技能、实践经验,为就业、跳槽、升职奠定基础。
一、中级职称的好处
1.物质层面。有了中职的头衔,「钱」会多一些。
①补贴津贴。职称和收入密切相关,成为中职,每月可多拿300-2000元(各地区、单位有差异),都是真金白银。
②职场竞争力。专业人才的数量、质量,直接关系企业的竞争力。有了足够数量的高职、中职,企业才能享受人才补贴、税收减免政策。你说,他们需不需要中职?
③评高职。想评高级职称得先有中级职称,并满足一定年限。
④养老金。底层逻辑是这样的:工资增加了,社保的缴纳基数就增加了,日积月累,到了退休的时候,每月多拿几百元退休金是很正常的。
2.精神层面。职称也好,职务也罢,都是身份、能力、资历的证明。
①提升职级。技术人员的成长路线是这样的:初职➳中职➳副高➳正高,中职是避不开的环节之一。
②自我价值。哪位朋友甘心在「初职」位置上,挣扎一辈子?这和公务员都想调副科➳正科……是一个道理。
③积分落户。对于从外地奋斗到一线、强二线城市的朋友来说,户口、居住证是绕不过去的坎,而北上广深,对中职办理居住证、落户均有优惠政策,还是比较方便的。